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重庆高考 > 文章正文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刘伦: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
2007-7-12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作者刘伦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高校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遇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实现高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发展定位 

  简言之,发展定位问题就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特别是扩招的影响,一些高校在发展定位上出现了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等不良的倾向和误区,阻碍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和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科学的定位尤其重要。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高校科学定位过程中的深化和延伸,它要求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高等教育进步的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坚持正确的定位原则。站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高度,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培养急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区域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支撑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贡献;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凸显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富有个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问题就是解决“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问题,它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发展思路,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切实增强发展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思路。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要通过“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年初,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工程”。它包含了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坚持人才强校,就是要紧紧抓住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等关键环节,核心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团队建设。 

  特色是构成大学特性和保持大学潜力的根本,它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高校的特色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等,核心是大学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与人文精神。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坚持创新活校,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核心是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依法治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高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彰显教育公平和正义。坚持依法治校,就是要以《高等教育法》为准绳,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核心是要构建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的建设发展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建设发展,就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发展定位,遵循发展思路,开展扎实有效、富有特色的工作,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第一使命。高校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于“紧缺”和“急需”培养人才,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更要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学科上,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着力点。高校要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形成本校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群;要进一步汇聚学科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载体和创新平台。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高校要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倡导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建设创新型校园。 

  高校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着力加强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学术团队建设,使高校成为人才高地;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促进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内在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校园建设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文化。高校要在进一步优化校园规划、改善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在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使高校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家园。 

  高校要与时俱进地加强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加强干部理论武装,增强“三种意识”,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治校理教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新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